扎实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主讲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 陈清泰

  话题之一:比较优势的变化与产业升级形式

  国际金融危机以强大的力量催生了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于面临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国,是又一次重大历史机遇。

  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遇到的困难,外因是国际市场骤然收缩的冲击,而内因则是产业升级缓慢,以及由此而造成的诸多矛盾。例如,一般加工业产能过剩;产业布局分散造成的结构性低效率;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国际分工中大多处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低端;高消耗、低效率、重污染产能淘汰迟缓等。

  经历国际金融危机我们更清楚地看到,现在,我们新的比较优势正在现出,并展现出良好前景。其中最主要的,一是生产要素结构升级,创新要素日益充裕,特别是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逐渐普及,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本科生和研究生规模扩大,知识型人力资源优势开始显现;二是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组织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企业和企业家队伍逐渐成熟;三是技术和产业配套能力大大增强,创新的成功率提高;四是市场需求旺盛、需求层次多样化市场格局逐渐形成。

  随着我国人力资源素质、技术能力和产业能力的提高,使需要大规模市场支承的新技术、新产品,例如大型水利发电机组、高速铁路、新型核电、超高压输变电等的产业化成为我国的优势。相应地,我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已经由低成本一般制造,转化为低成本研发和低成本复杂制造的"双低优势"。其中,"智力密集程度"一般发展中国家做不到、"技能劳动密集程度"发达国家做不起的领域,是我国产业放手施展的广阔空间,是中国产业和企业挤入全球领先地位的亮点。这是分析国内外因素可以做出的一个重要判断,它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将对所有产业和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比较优势的变化,为经济转型、实现产业升级创造了条件。

  一般来说,产业升级有三种形式:一是产品技术的换代升级。例如,由软盘存储器升级为U盘和光盘,由彩色显像管升级为平板显示器,由一般加工升级为关键零部件、关键装备制造等。二是在产业链上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领域延伸。如由一般加工制造向上游的研发、产品设计、技术专利、技术集成、融资、投资延伸,向下游的品牌构建、商业模式创新、流通体系、系统服务、物流、产业链管理等延伸。三是创建新兴产业。例如当前的新能源、环保产业、电动汽车、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等。

  在产业升级的三种形式中,前两种是企业时时进行的常规的发展方式,是保持和提高竞争力的基础。而新兴产业则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新兴力量。新兴产业往往处于技术尚不成熟、产业垄断尚未形成、商业模式还存在不确定性的阶段,为后来者在某些领域的"弯道超车"创造了条件。

  产业升级的三种方式都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是升级的路径。产业升级的本质意义是在产业链上的升级,有更强的能力参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环节。例如,若没有自己的技术发明和专有技术,20多年前组装磁带"随身听"与10年前组装DVD"随身听",对我们来说,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升级"的意义,也不能分享产业和产品升级后的经济利益。

  话题之二:发展新兴产业关键是发展模式升级

  在技术模仿阶段,大都是国外发展出新技术、新的产品,我们引进技术或接受产业转移,以加工制造为切入点,快速进行产业化跟踪。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属于自己的创新产品和属于自己的新兴产业,经济效益也十分微薄。

  发展新兴产业,意味着我们要从长期熟悉的,以引进外资、技术模仿、接受产业转移,专注低端制造的经济活动,升级为主要依靠自主技术来源、主要以自己的力量将创新的技术发展为先进的产品,进而实现产业化,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实现这一变革的关键因素是创新能力。新兴产业不是靠单一技术突破就能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的优势地位也不是靠一次偶然的技术领先决定的。政府和企业关注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首先要聚焦于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着眼于掌握核心技术。

  后发展国家的一个优势是可以从公开市场获得先进技术。即便只是二流技术,但仍至关重要。把握得好,可以从消化引进技术的过程中完成一次次学习的过程,并获得自主开发的能力。日本和韩国都经历了这个过程。他们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到技术输出,大约经历了25年至30年。我国大规模技术引进已经20多年,到了转型升级的时候了。

  现在,中国产业升级迟缓的主要原因,不是产业规模、不是缺乏资金,而是发展模式落后。在扩张产能的投资严重过度的情况下,技术投入却严重不足。即便对引进的技术,往往也以"可以使用"为限,没有足够的耐心消化吸收。在引进、再引进的过程中,大多未能获得"举一反三"的技术能力。

  进入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阶段后,过去我们长期依赖、最为熟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必须由热衷于投资转向关注创新能力建设,由热衷于规模扩张转向关注产业竞争力的提高,由热衷于低端制造转向关注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就是说,不能套用过去的发展模式来抓今天的新兴产业。我们必须理解,如果我们的经济活动方式不能转变、不能由低端制造向高生产率的设计、研发、品牌、营销、产业链管理等环节延伸,就永远没有属于自己的新兴产业。当前,要防止接过"发展新兴产业"的口号,却推行"升级版"外延扩张和新一轮的低端制造。否则,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依然如故。 

  话题之三:要特别重视产业化前的谋篇布局

  迄今为止,我们还缺乏在掌握领先技术的领域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熟经验。包括对技术价值的判断、产业化前景的评估、经济可行性的研究;也包括专利、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商业模式、切入市场方式等。

  现代的产业竞争有"快者得先机"、"掌握技术者获效益"特点。新兴产业进入孕育期,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跑马圈地"的运动已经开始。专利、标准等都有先入为主和"路径依赖"的特征。一旦被他人抢先,大多数情况下后来者只能亦步亦趋地在后边跟随。如果另辟蹊径,则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新兴产业的竞争从孕育期就开始了,早期的谋篇布局深刻地影响着后期的竞争地位。

  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属重大经济决策,它是基于全球视野、战略眼光,持续跟踪科技革命进程、进行深度产业研究,并根据本国比较优势做出的战略抉择。可以说,选择关键核心技术,确定新兴战略产业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就贻误时机。在我国,设立或委托高层次专业机构进行产业战略研究,有利于把握方向、科学决策。

  其次,在我们认定了新兴产业后,应当及早制定知识产权战略,一是针对关键技术部署研发力量,对"关键的薄弱环节"给予足够的研发投入;二是在重大技术结点抢先技术突破并注册专利;三是技术可行性一旦确立,及早遴选行业或国家标准、抢占国际标准。

  第三,在选定的方向要加大投入,以我为主实现产业化,占据领先地位。一些基于重大技术突破的产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很难成为近期盈利的亮点。但是,产业化孕育期是争夺未来产业领导地位最重要的时期。这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等国外产业化、市场化基本成熟,越过风险期,我们立即跟进模仿。这样做,投入较少、风险较小,但永远也不能进入产业领先地位;另一种选择是,在选定的方向加大投入,加快后续研发、完善知识产权体系、制定技术标准、探索符合国情的商业模式,以我为主实现产业化。后一种做法需要较多投入、冒较大风险,还会遇到来自国际竞争对手的巨大压力。但一旦成功,则可以占据领先地位,获得先发效应。

  例如,现在的电动车,技术路线还有多种选择,知识产权、技术专利的壁垒尚未形成,国际标准尚待制定,商业模式有待开发,规模化生产在酝酿起步,竞争格局还不明朗。这一切为后发国家和企业提供了技术追赶的机会,是后起者进入的最佳时点。在这方面历史上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如,上世纪70年代,在集成电路迅速发展为一个大产业的时候,台湾半导体产业由技术引进转向技术自立、聚集资源大力度投入,培育出一些著名厂商,形成了从设计、制程、封装、测试、材料及设备的上、中、下游完整的产业链,一举成为世界集成电路重要的产业基地之一。

  很多行业产业孕育期大约要10年到15年,最终能成为行业领导者的大都是一路拼杀过来并取得成功的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在起点上就放弃了,那么将前功尽弃,若干年后将再度重复"技术模仿、低端制造、受制于人"的历史。这是我们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话题之四:中小企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技术变革存在不确定性,有效的创新机制往往需要敏锐的价值发现能力,灵活的决策机制,既勇于冒险、又有利于分散风险的组织和机制等。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更加符合这些特质,使他们成为技术创新的一支生力军。

  在革命性新技术出现时,不少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从中找到施展的机会,愿意推进新的技术变革。在调研中发现,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大容量锂电池和液流电池等大都出自于民营科技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

  从产业发展的历史看,无论是计算机、互联网、无线通信还是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任何一个产业都是在一项或一组重大技术突破的基础上,附之一个庞大的技术群而发展起来的。其后续发展,还需持续的技术来源不断完善产品、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同时还需要大量细微的创新开拓增值业务、扩展边缘业务和强化产业渗透力,围绕新兴产业形成多层次市场。在这过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第一,它是新兴产业发展持续的技术来源;第二,它是建立完整的产业链的主要力量;第三,它是围绕新兴产业开拓增值业务的主力;第四,它是推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市场的主角。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大量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即便大型公司发达的美国,80% 的技术创新也出自于中小企业。在发展新兴产业中,应进一步确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并认真解决市场准入难和融资难等发展瓶颈。                                        

  一般来说,原有产品的技术升级,行业内大企业有优势。但在重大技术变革的时候,产业结构和企业竞争格局却面临重新洗牌。面对革命性替代技术,行业内的一些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由于技术的路径依赖和转换成本高,往往本能地犹豫和观望,甚至可能压制新产品的面世,以期延长成熟产品、成熟市场的寿命周期。因此,把发展新型产业的希望局限于业内大企业可能会因缺乏竞争而贻误时机。重大技术突破为新的进入者提供了机会,他们轻装上阵、没有后顾之忧,更愿意挑战难度更大、风险较高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成为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无论是动力电池关键材料,还是首批电动汽车,都是新的进入者率先取得突破的。新进入者另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发挥"鲶鱼效应",改变业内企业的惰性。

  新兴产业技术还不成熟,技术路线还有多种选择,形成主流产品和商业模式还需市场的筛选。因此,产业化初期要经历一个"试错"的过程,这期间应尽快形成多样化的市场结构和多元主体、不同技术路线竞相发展的局面,接受市场的筛选。

  实际上,一个产业由兴起到成熟,需要经历一个大浪淘沙、市场筛选的过程,谁能脱颖而出成为"黑马",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政府应当站在管理者、而不是参与者的角度理性地看待和引导。应当承认大多数投资的进入都是理性的选择,在坚持谁投资、谁决策、谁承担风险的原则下,政府应当是在条件基本成熟的时候,及早就环保、安全、资源消耗、产品可靠性等方面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并严格执行,避免新兴产业的发展产生"负外部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