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

 

  深圳科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 何询

  过去十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年增长率超过百分之二十,是同期GDP增长率的两倍。未来十年,生物医药产业年增长率也不会低于GDP增长率的两倍。综合过去几十年世界生物医药发展史,生物医药的发展几乎不受经济波动的影响,且是永远的朝阳产业。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已面临以下三个历史机遇:

  一、2010年中国人均GDP大约为4283美元,当中国的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随着人们的逐渐富裕,人们对健康、养生和长寿会越来越重视,这势必会增加老百姓个人在这方面的投入。

  二、随着全民医保、医药体制的改革,国家会大幅度增加对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视和投入。2011年,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由2010年的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十一五"期间,国家投向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新药研发、创制领域专项资金为178亿,"十二五"期间,国家投向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新药研发、创制领域专项资金为400亿,比"十一五"期间翻了一番多。

  三、目前,全球医药一体化的趋势加快,从研发到生产一体化。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和动物成本相对低廉,新药研发以CRO形式、研发中心的形式,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中国。中国最大的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无锡药德康明于2007年在美国上市。医药企业从新药研发的源头上介入,也是有机会的。

  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保健品企业方面,面临巨大机会,到目前为止,中国市场上,还没有一家占绝对优势品牌的保健品企业。谁能在保健品内成为第一品牌,谁就能在保健品领域脱颖而出。自从三株口服液倒下以后,消费者不再信任保健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保健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对制药企业来讲,国外跨国公司年销售额达几百亿美元,而国内最大的药企最大年销售额不到200亿人民币。IT企业华为、中兴通讯,家电企业青岛海尔已经成为世界级企业,他们都在国外建厂、销售。而中国制药企业还没有任何一家到国外建厂。除了药品出口之外,到其它国家去建厂,尤其是去发达国家建厂,对制药企业也是一个机会,既可以减少准入壁垒,也可以培养人才。

  从政府层面来讲,深圳市的人才政策比较好,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作为补充,还要鼓励企业去兼并重组。由于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和环保要求等因素的限制,深圳药品制造业转移到关外、市外或外省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政府应鼓励本地医药企业成为总部经济,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参照其它行业总部经济的做法,使深圳成为生物医药行业的总部。

  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项目的竞争。引进好的项目,也会引进好的人才。政府给予科研经费资助的力度较大,但必须像其它地方,例如天津,规定将来受资助的项目产业化要留在深圳,保证真正在深圳产生效益。如果在产业化阶段,项目跑了,人才也跑了。